空调业的火爆后遗症:小微杂牌竞争无底线,市场洗牌再来袭!

Thu Aug 02 13:36:23 CST 2018 来源:coowor.com 收藏 阅读数:302

分享

出来混,总是要还的。对于中国空调产业来说,在经历了2016、2017年度的市场火爆之后,终于在2018年迎来了一轮小降温,并将在2019年遭遇更大的危机。

炎夏高温,最害怕的就是空调市场不给力。日前,江苏省质监局抽查家用空调器35批次,其中8批次产品能效比项目不合格,合格率仅为77%。其中,东洋TOYO、月兔、韩电KEG、红麟、宾豪、中松、正理在内的八个小微品牌,名列质量不合格的“黑榜”。

这轮产品质量最为突出的问题,就是“产品能效比”在上述品牌中无一合格;其次,则是“制冷消耗功率”、“制冷量”、“热泵制热量”等指标,均存在不程度问题。此次抽检,再次暴露出,火爆空调市场催生的小微杂牌工厂如雨后春笋、以低价横冲直闯的同时,低质、低效的质量问题也随之凸显。

事实上家电圈掌握的信息表明,当前中小微杂牌空调企业的产品质量,真相比抽查更为严重和复杂。原因就在于,大量小微企业为了投机、赚快钱,往往生产大量连最低门槛的国家质量标准都无法保障。被视为耐用消费品的空调,在上述企业手中沦为“快悄品”,用不了几次就坏了,而坏了就没法修理。

当新一轮市场寒流来袭、产业洗牌周期悄然到来,一大批的中小微杂企业们,则是最先被淘汰的那一批人。

市场危机,永远都是大企业的洗牌黄金期。

过去几年来,随着主流空调品牌加速高端升级、淘汰落后产能,给一些中小微杂牌留出可乘之机,低质、低价、低效的“三低”空调又活跃起来,在三四级市场宜居带广泛扩散,或者零星存在一二线市场的夹缝空间。

过去两年间,空调市场迎来爆发行情,给中小微杂牌工厂带来较好的外部环境和想象空间,因此最近两年不少新锐品牌闯入空调行业,双鹿、上菱、韩电旗下的山水、新迎燕、月兔、盈田等等一时活跃起来。同时,连新飞等纷纷浑水摸鱼。

此次抽检不合格品牌多数恰是这些新进者,还有就是一些被市场边缘化的小微品牌。由于他们具有灵活的价格策略和渠道策略,对低端市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。同时也让他们成为空调市场最野蛮的掠食者:往往是毫无商业底线,更是屡屡突破法律底线,饥不择食。

这主要因为,一方面他们轻资产、重价格,产业竞争力弱,缺乏体系化的研发、制造、服务、营销等产业链;另外一方面,空调市场格局被格力、美的、海尔、奥克斯、志高等主流空调品牌把持,占据95%以上的份额,留给他们不足5%的空间,还需要虎口夺食。

截止目前,中国市场上的空调品牌一路攀升至200多个。绝大多数属于“散兵游勇”,行业每三年左右就进行一次洗牌,大量的中小品牌退市只是时间问题。

任何企业都是从小变大,从弱变强的,前提是拥有商业梦想和道德底线。

最近两年来,一大批的中小微杂品牌的扩张野蛮,不讲竞争原则和套路。一是,产品设计上抄袭模仿;二是制造上粗制滥造、偷工减料;三是品牌上打擦边球、傍名牌傍大款;四是推广上虚假夸大,惯用各种潜规则扩大自身商业利益。

更让消费者深恶痛绝的是,这些看似价格便宜,实际上也是名副其实的“电老虎”、“母老虎”:,耗电量大、质量差。有些工厂为了隐瞒消费者,在营销包装上下功夫,最常见的就是虚标能耗、虚假达标,这也是为什么此次抽查集中发现他们的“能效比”不合格问题。

极其令人担忧的是,优质空调起码可用10年甚至更长时间,但是大量的“三低”空调实际材料成本甚至只有合格空调的50%左右。质量极差、寿命短,平时容易掉链子,三四年就“寿终正寝”,而且存在较大安全隐患。

当然,中小微杂牌企业的市场行为方式,由自身的产业局限性所决定,也被强势的对手、市场形势倒逼。但是,不论如何,质量、品质、品牌信任都是空调企业生存发展不可触碰的底线,也是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压死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
其实,对于中小微空调厂家来说,他们并非完全没有逆袭的可能,房地产限购、原材料价格、库存高压等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下,单纯靠模仿、低价低质没有出路,关键还得依靠在品质保证基础上挖掘细分市场,并充分利用新技术、新渠道走出一条新路。反之,随着知识产权保护、国家打击假冒伪劣的力度收紧,如果延续野蛮扩张,必然是被市场抛弃,被国家打击,被行业遗弃。

从整个空调业来说,不论是最近新闯入者,还是掉队的老字号,转型加速、消费升级、竞争加剧的态势下,空调市场寡头经济特征明显。淘汰落后产能、转型发展的市场竞争才是市场竞争的主旋律,如今这股浪潮已经从一二线向三四线市场碾压,留给中小品牌换道求存的时间和空间已经不多。

也可以说,缺乏质量和服务基础能力,将是压倒中小微空调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,恐难逃最终被淘汰的宿命!

编辑人: Alice Gong